prev next

贝博网页登录版.诗书合一独标高旌——略论吴丈蜀先生的诗书艺术

发布时间:2024-08-02 02:42:27 来源:ballBET贝博BB艾弗森 作者:贝博艾弗森体育网页版
  • 咨询热线:0754-89933008
  • 产品详情

贝博网页登录版

  书法风格形成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来自于对工具的独特运用和技巧的熟练表达。古人云: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书者要表达自己所追求的书意,表现出追求的风格,达到理想的效果,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法工具是至关重要的。宋董逌《广川书跋》:“余求前人论书,必先择笔,至于动作,皆得如意,然后论工之善,非是未尝书也。韦昶善书而妙于笔,故子敬称为奇绝。然书必托于笔以显,则筋骨肉理皆笔之所寄也。”书法“必托于笔”,没有对笔的选择和运用,不能言其为善书法。毛笔有长短之分,软硬之别。吴丈蜀先生选择的毛笔是短锋羊毫,且多用秃笔。短锋,锋腹刚、储墨少;羊毫,锋软,储墨相对比狼毫和兼毫多一些;秃笔,即无锋颖之笔。选择短锋秃颖,与先生枕腕挥运有关,因其锋短而易驾驭,颖秃而少牵带。选择羊毫,是因其锋软而含墨,奇怪可生。现当代书家中,像吴丈蜀先生这样对笔的选择恐怕不多。

  用墨之法,各有喜好。用墨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神采。包世臣在《艺舟双楫》中说:“书法字法,本于笔,成于墨,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。”墨色浓黑,书写时行笔实而沉,墨不浮,凝重沉稳,神采外耀。古代大多数书法家喜用浓墨,如颜真卿、苏轼、刘墉等。苏轼认为,用墨光而不黑,失墨之作用;黑而不光则“索然无神气”。清代刘墉用墨亦浓重,有“浓墨宰相”之称。用浓墨书写,字则炯炯有神,温润浑厚。亦有喜欢用淡墨者,如宋代米芾和明代董其昌等。淡墨书写,得清逸淡雅之美,有其独特的墨趣。

  枕腕是一种写书法时执笔的腕法。通常是手腕平放于桌面,或以左手垫于右腕之下。枕腕,是运用指头的力量去写字,但并不能充分发挥手腕的作用。这种方法与“悬腕”、“提腕”比较,悬殊很大,失去了运腕的流便性。因为,这种方法过于呆板,伸缩性不大,光靠手指的力量去书写,很难通过肘、臂的力量而贯注毫端。因此,多数人认为这种方法只适合初学者,或适合写小字,不宜使用。凡见过吴丈蜀先生写字的人,都知道他写字采用的是手腕平放于桌面的枕腕法,无论是小字,还是大字。先生低捉管,五指齐力,因其枕腕,手指的活动半径受制,写撇时笔管右倾涩进,如逆水行舟,止处,戛然而止,略显粗重;写竖亦然;写捺时,笔管左倾,逆势而为,或止时即止,或顿挫轻出;走之底一波三折,或顿后出锋,或顿即提笔。等等,不一而足。笔者常为先生磨墨展纸,先生执笔运腕写字的情性历历在目。1998年,先生用四尺对裁宣纸枕腕就为笔者写了“魏开功书法展”6个檗窠大字,这几个字伸展自如,刚健古拙。枕腕这种方法虽不能充分发挥手腕的作用,但就是这种方法的强化,使得吴丈蜀先生的书法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。

  所谓捻管,是指用毛笔写字时,笔杆在拇指与食指之间转动,是用笔的一种方法。这与古人执笔方法中的捻管执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其作用是使笔锋保持顺畅的态势,“令点画常在画中行”,达到力透纸背的艺术效果。唐孙过庭《书谱》云:“真以点画为形质,使转为情性;草以点画为情性,使转为形质。草乖使转,不成文字;真亏点画,犹可记文,回互虽殊,大体相涉。”孙过庭说真书草书都要用使转,其实就是所谓的捻管。他只强调了真书、草书要用使转,实际上,不论写哪种字体都要用使转。

  吴丈蜀先生虽没有用毛笔临过碑帖,但他从古人的书论中悟到了“捻管”对书法创作重要性。先生常常告诫说:写字不会捻管,就不会中锋用笔,写出来的字就不会力透纸背,入木三分。先生擅长行书,其捻管在细微处见功夫,在不经意时见高妙,不做作,不炫技,一任自然。因此,他笔下的线条笔笔中锋,浑厚圆润,毫无纤弱柔媚之态。

  从1980年前后吴丈蜀先生所书墨迹来看,先生的手是不颤抖的,写出来的字点画苍劲,圆润饱满,无锯齿状。1982年吴丈蜀先生《书兰亭序》(1988年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),被鲁慕迅先生誉为“千载两兰亭”,全由“性灵中自然流出,不拘法度,不假雕饰,不囿于古,不媚于今,对之如见其人之刚正磊落,质朴率真。”先生染手疾而颤抖,大抵是1985年以后的事,从1990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《吴丈蜀书法集》可窥见一二。先生其时的书法,是用“颤抖”之笔写成的。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“颤抖”,在先生生命最后的10年,尤为厉害,厉害之程度可以这样形容:舀一匙汤不见汤,但这种“颤抖”却使其点画线条更苍老古拙,涩意盎然。

0754-836308890754-83630889
公司邮箱info@rhlcd.com
在线咨询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