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ev next

贝博网页登录版.首次披露!繁花书房所在的中金家弄和几代金家人的精彩

发布时间:2024-05-08 17:32:15 来源:ballBET贝博BB艾弗森 作者:贝博艾弗森体育网页版
  • 咨询热线:0754-89933008
  • 产品详情

贝博网页登录版

  吴江黎里镇北杨墅村光裕堂金家,世代耕耘,清末日渐崛起,走出了好几位名人,诸如孙中山誉为“是医国手”的金诵盘,当选“国大代表”的金廼挥等。金家这一支,将有《金家弄光裕堂金氏》另作记述。金家还有“中金家弄”一支,也是金氏光裕堂后裔,可惜没能找到记载,资料缺失,二者的世系大体可以确定,具体脉络尚不清晰。姑且单立附记,以待确定。

  著名作家金宇澄,祖籍黎里,属于中金家弄金氏后裔,他作有《回望 》一书,回忆金家历史:“据我祖母说,金家是明代被抄,一大家子逃难,其中一支逃到了附近的杨墅,多年后枝繁叶茂,筑起江南人称的墙门庄,然后是突然一场大火,又迁往了黎里镇,同时迁入的是金家另一分支,出过一位孙中山、蒋介石的私人医生金诵盘(曾多次给我祖母看病)是我祖父的堂弟,其子金定国与蒋经国结拜为兄弟,多年前被海内外媒体集中报道,热过一阵子。”(《回望》32页)

  这里的“杨墅”,《回望》又作“杨墅兆村”,说位于震泽、南浔之间,金家祖墓就在那里。1937年金宇澄父亲金大鹏在震泽读高中,专程步行寻根,找到过祖坟地基,还看到附近的“金氏宗祠”,那块匾额是于右任题写的。

  上述回忆的杨墅、杨墅兆村,经调查应当是在黎里。黎里杨墅光裕堂金氏,明代从南浔、震泽之间某村迁居而来,定居在黎里镇北杨墅村,又名杨墅浜。由明入清,家道逐渐殷实,人丁日益兴旺。光绪年间,光裕堂一场大火,金宇澄祖上迁居黎里镇。“同时迁入的是金家另一分支”,这个分支就是金苍柏及其金诵盘等三子。年间,金苍柏兄长金梅卿三个儿子也移居镇上。黎里镇上岸平楼街有金家弄,下岸镇中心有中金家弄。黎里弄堂取名,最多的以姓氏命名,金家弄就是,假如二条以上姓氏相同,前面就冠以东南西北中的方位以区分,这就是中金家弄的来由了,而且凭弄堂名字可以基本判定二者出现的时间先后。

  《回望》:“迁来黎里镇前,我太祖父一直无所事事,嗜好鸦片,嗜赌,不久就去世了。我太祖母带着三个孩子,花一千多两银子买下了黎里镇中金家弄房子,作为寡妇,在当时是十分招摇显眼之举。入住后,太祖母着手翻新这座旧宅的第二进房屋,包括弄堂旁长长的一排裱有字画的宫窗。以后,也即我祖父五岁时的某个深夜,一伙强人夺门而入,了太祖母,将家中所有的金银洗劫一空。所幸她还留有窖银,待到几个佣人挖出了装元宝的地缸,却发现缸里全部是赤链蛇 ,太祖母立刻哭了,她知道,金家要败了。”(《回望》32页)

  上文说的太祖父,按照辈份算的话,属于金宇澄曾祖父,后辈没能记住他的名字,曾祖母同样没有留下姓名。曾祖母是从杨墅移居黎里镇的第一代,苦心带大儿子九龄、鹤年和女儿,这是金氏迁居黎里镇的第二代。

  曾祖父去世时至多三十出头,曾祖母谢世时也不到四十岁。当时九龄17岁,在苏州东吴大学读预科,早年同镇上第八大姓蔡家女儿月座订过亲,由族长出面做主,金家向蔡家借两千银元,举办了婚礼。蔡月座过门时也只17岁,贤惠能干,不久她为小姑订亲,嫁给苏州带城桥下塘的袁诗亭,袁诗亭后在北京大学任教。几年后,又为小叔鹤年迎娶黎里汪家小姐。金家族长再次出面,为九龄、鹤年两兄弟分了家,一千亩田地一分为二,中金家弄宅子也一分为二。九龄与月座,育有一子二女,这是金氏第三代,儿子名大鹏,下文有小传,长女金惠玲,送给苏州沈家,改名沈蕴玉。次女金惠珍,17岁出嫁到苏州,婚后曾在苏州景海和惠灵中学读书,后来搬家上海。金大鹏育有金芒、金宇澄、金小冬二子一女,属金氏,金宇澄下文有传。再说金鹤年,嫂子月座筹措经费安排他赴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学法,同时他精通日文,抗战前在苏州的“江苏省高等法院”任检察官,后在上海金神父路(今瑞金二路)创办律师事务所,成为知名律师,新中国成立前夕去世,有子维诚,有孙中逵(桃花坞修路拆迁移居同里)更有重孙学澄,已经传至第五代,可惜近年失去联系。

  金大鹏(1919—2013),生于黎里镇,少年时居住在黎里下岸中金家弄,黎里读高小,苏州读初中,先后在震泽育英中学和嘉兴秀州中学读高中。1938年到上海,参加地下党,从事情报工作,被日伪判刑七年。新中国成立,担任上海总工会调查研究室任副主任、上海市总工会 办公室任副主任,因受“潘杨案”牵连,判刑入狱,“”中又受到不公正待遇。不过,金大鹏历尽磨难,不改初心。1979年平反,1983年享受离休待遇,继续发挥余热。

  1926年,7岁的金大鹏前往庙桥弄小学读书,大鹏读书聪明,与同学关系融洽。三年级时,他受《三国演义》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影响,决定和两个最为投缘的同学结拜兄弟。那天,大鹏让母亲搬个方凳放在天井里,三个人点上香烛,向天祝拜磕头。一位结义兄弟送给大鹏一只飞镖,铁钉打成的,大鹏找一块红绸系在铁镖尾巴上。放学后三兄弟从学校后门穿出,走进田野,掏出飞镖练习起来。那时大鹏觉得社会不平,贫富悬殊,他崇拜武艺高强的侠客,说有朝一日也要杀富济贫,除尽恶霸,为穷人出口恶气。

  1932年,金大鹏高小毕业到苏州读中学。三年初中,大鹏尝到了贫寒人家的苦涩。每当新学期开学,父亲总要去苏州,求姑丈接济,母亲则变卖细软。一次母亲从箱子里翻出两朵发黄的珠花,一件父亲的狐皮袍子,包成一个包袱,请镇上一个叫万隆的老裁缝,从后门拿走,去当铺里当几个钱,勉强凑够学费。三年初中读下来,逼迫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,大鹏隐隐感觉迟早有一天会进不学校大门。

  1935年夏大鹏初中毕业,回到吴江考入震泽育英中学读高中,这时父母没有能力筹措学费。正式离开育英,是学校点燃了一根导火索。1936年元旦,学校开会庆祝,学生会主席上台致词,说了学校许多好话,感谢学校的新年大会餐。大鹏听了非常不满,跳上台激昂慷慨大唱了一通反调,国难当头,搞什么庆祝,应当把会餐钱款,全部捐献给抗日前线将士……校长听了勃然大怒。这,大鹏早有预料,他毫不在乎,平静退席。当晚全校师生食堂会餐,他独自一人来到河边,大有效仿屈原行吟江畔的义愤。期末拿到成绩单,一向品行端正的金大鹏,品德一栏被评为“乙下”。他于是决定转学嘉兴秀州中学。秀州中学是教办的,全部招收男生,家境困难的学生学费可以全免。大鹏是寄宿生,学杂费外,膳食费是必须的,一个学期至少也得几十大洋,好就好在学校可以工读,每天放学,到学校事务处刻讲义印蜡纸,能够免除学费、杂费。对大鹏来说这真是个福音,由于秀州中学不收插班生,为了继续读书,大鹏再读高一。

  1936年,多灾多难的中国面临危急的生死关头,12月12日,震惊中外的“西安事变”发生,全国人民一致抗日的呼声日益强烈。同学们前往图书馆看报的越来越多,大鹏是图书馆常客,当时纸报上满是国家柔弱被日欺辱的消息,读着读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油然而生。每日出操,学生们齐声高唱岳飞的《满江红》,唱到“壮土饥餐胡房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,待从头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”时,个个慷慨激昂,热血沸腾。

  1937年4月,浙江全省大学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学生需要集中接受军训三个月,不去军训,不予毕业。秀州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登上火车去杭州受训。大家脱下了黄卡其校服,穿上灰布军装,套上布袜,布袜外面再套苎麻编结的麻鞋。每人发了枪和刺刀,真刀啊,每人还发一条灰布带,只不过里面没有而已。

  每天清早四点半,大家睡意正浓,猛听得一阵起床号声,营房鸽笼里立即喧腾起来。必须全副武装,背包、水壶、腰带、刺刀,还有最难缠的绑腿,集中列队、升旗、跑步,早餐后又是出操,节目排得令人喘不过气来。

  杭州是只火炉,五月的太阳就有大伏天的热浪,大家在火球下不断重复操练基本动作,尤其是立正姿势,一遍遍按照操典要领,站十分钟、二十分钟……时不时有人昏晕倒地。大鹏终于不能幸免,一阵天昏地暗,胸口发闷,口腔苦涩,想吐又吐不出,嘴里淌出丝丝涎水,脚跟开始发麻,由轻而重针扎般刺痛,脚掌象踏在棉花上,站立不稳,头部发昏,心里清醒,还是站不住,“蓬”的一声,保持立正姿势连枪一起倒下了。整个军训操练,大鹏晕倒了两次。

  军训最激荡人心的事,莫过于“打野外”了。全中队一百来号人从南星桥出发到郊外演习,值星官率领下,背起、挂着刺刀、水壶、公文袋、带,收紧小皮带,一声“枪上肩,便步走!”大家齐步走出营门。同年6月初,日本近卫文磨出任首相组阁,外相广田发表强硬的侵华演说。学生们在行军中一再高唱岳飞《满江红》、聂耳田汉的《毕业歌》,还有主题鲜明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。

  杭州气温逐日升高,连日新闻报道日本对我国施加压力的消息。1937年7月7日午休时,大鹏到东部图书馆看杂志,大营盘静悄悄的,诺大的操场烈日当空,只有知了在嘶啦嘶啦的呱噪。突然听到街上报童高叫“号外!号外!”。隔着矮墙木栅,大鹏买来一份报纸,上面赫然印着醒目的黑体特大标题——日军炮轰宛平守军!卢沟桥战事爆发了,打仗了!

  卢沟桥抗战爆发,当天下午全体学生紧急集合,当局宣布军训结束,回归学校,第二天学生乘火车到嘉兴,校方宣布放假。大鹏乘苏嘉班火车(苏州到嘉兴的铁路,沦陷后被日军拆除)到平望,再雇乘小船回黎。大鹏穿着校服,戴着,急冲冲赶到家里。母亲见了惊喜交加,父亲听得消息,从茶馆里赶回,加上妹妹,一家四口好不容易在战火中团圆了。

  多年后大鹏回忆军训锻炼,深有体会:“军训使我离开课堂,渡过了短期的军营生活,每日扛枪出操,宿处野营,在酷日和风雨中长途行军,让我初步接触到了现实社会,得到了生活地磨练,这对我以后离开家庭,在农村中拿起枪来,走上抗日的道路,也算是提前的实验。”(吴江作家协会2012年第二期《吴江文学特刊》金大鹏《黎里—苏州—嘉兴—杭州》23页)

  1937年“八一三”事变爆发,日军飞机经常在黎里上空盘旋,空气里火药味日益浓烈,11月12日,吴江沦陷,大鹏全家逃到乡下祖居杨墅村避难。

  芦沟桥的炮声,结束了大鹏清贫的学生时代,开始涉足艰苦的社会大学。 杭州回来,大鹏宅在家里,继续阅读唐宋名篇。可是心中疑团太多,家庭困难,前途迷茫,国难当头,贫富悬殊,污吏横行霸道,这么多的社会不公现象,何时到头?全国爆发抗日救国,却叫嚣安内攘外……身处小镇,找谁去谈?找谁解答心中难题呢?

  一天,突然一个20多岁凌姓青年来访,说镇上将要组织“抗敌后援会”,本镇旅外学生会定于明日庙桥弄小学开会,通知大鹏出席。第二天,大鹏与20来位学生到场,其中有周颂文,上海复旦中学数学教师;另一位丁汝铮,上海大同中学数学教师。周颂文是镇上知名人物,人们背地里叫他“党”。周在复旦求学时,参加了党领导的,一次上海学生丽都戏院集会,他被逮捕,后来请柳亚子保释出来。也算是有缘,诸多同学,周颂文对大鹏独有好感。接下来,周颂文带领十多个学生每天去大庙(全真道院)写壁报,报道从上海新闻报、申报上摘抄的抗战新闻,张贴到东西两爿典当的墙上。

  “八一三”事变发生后,邮路中断,周颂文搞来一台收音机,让大家收听新闻记录报道。一段时间之后,周又主张办油印《救亡周刊》,宣传抗日,大家一致同意,确定由金大鹏和杨赞珠二人负责写稿编排。《救亡周刊》是很“左”的刊物,在黎里既新鲜又轰动,刊物一出就有人公开发卖。金大鹏同周颂文密切交往,颇为引人注目,好多人说金大鹏被周“”了,还说周是个危险分子,接近了会惹上麻烦的。大鹏认为“”是英雄的同义词,心中巴不得早点被“”。

  被日伪判刑 短短四个月的办。

0754-836308890754-83630889
公司邮箱info@rhlcd.com
在线咨询在线咨询